脆蛇蜥
Ophisaurus harti
分布区域:延平、建瓯、邵武、武夷山、顺昌、浦城、松溪、政和、大田、尤溪、沙县、将乐、泰宁、建宁、闽清、
永泰等地。
保护等级: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
来源层级: 动物 / 爬行动物 / 有鳞目 / 蛇蜥科
形态特征
体肥壮,尾长不超过头体长的 1.5 倍;体背浅褐色及灰褐色,部分个体为红褐色,体背前段有 20 多条不规则蓝黑色或天蓝色的横斑及点斑,颈部至尾端有色深形粗的纵线,越至后段越清晰,腹部无斑纹,头顶具 2 个醒目的黑色圆斑;无四肢,体侧自颈后至肛侧各有纵沟 1 条;体侧纵沟间背鳞 16—18 纵行,中央 10—12 行鳞大而起棱,前后棱相连续成为清晰的纵脊。
生态习性
栖息于山林、灌草丛、茶园和农田,营洞穴生活,洞穴多匿藏在隐蔽、向阳而背风的草根、树或大石下。肉食性,多捕食蚯蚓、蜗牛和昆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