尖吻蝮
Deinagkistrodon acutus
分布区域:延平、邵武、武夷山、建瓯、建阳、顺昌、浦城、光泽、松溪、政和、三元、永安、明溪、宁化、将乐、泰宁、建宁、清流、武平、连城、南靖、南安、永春、福安、福鼎、古田、屏南、寿宁、周宁、柘荣等地。
来源层级: 动物 / 爬行动物 / 有鳞目 / 蝰科
形态特征
   全长可达150cm。头大,为典型三角形,颈明显,吻端尖出,明显上翘,为吻鳞和鼻间鳞延伸形成,有颊窝,大而椭圆。体粗壮,尾短。背面棕色或棕褐色,自颈至尾有明显的灰白色或黄白色菱形大方斑块15—20+2—5 个,至尾后段此斑消失,呈黑褐色;两侧有深褐色或黑褐色“˄”形大斑纹,彼此构成几何图案;头背棕褐色,头侧黄白色;腹面白色,两侧及中部有40—44 个黑色念珠斑。
生态习性
   栖息于山区、丘陵地带,喜在树林底层落叶间、灌丛、杂草中、山溪旁岩石上栖息,亦可见于农田、沟边、道旁。晨昏活动,阴雨天更活跃。饱食后常盘曲不动。有扑明火习性。食鼠、鸟、蜥蜴、蛙。
  • 尖吻蝮
  • 尖吻蝮
  • 尖吻蝮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