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安髭蟾
Leptobrachium liui
分布区域:武夷山、延平、邵武、浦城、光泽、松溪、建宁、泰宁、德化、永泰等地。
来源层级: 动物 / 两栖动物 / 无尾目 / 角蟾科
形态特征
        雄蟾体长约 86mm,雌蟾体长约 71mm。头扁平,鼓膜隐蔽。体背部有极细的网状肤棱;四肢背面肤棱显著,呈纵行;腹面及体侧满布浅色痣粒,腋腺大呈椭圆形,有股后腺。体背面浅褐色略带紫色,有许多不规则的黑斑;眼上半浅绿色,下半深棕褐色;胯部有一白色月牙斑,体腹面满布白色小颗粒。雄性上唇缘左右侧各有一枚锥状角质刺(雌蟾相应部位为橘黄色点),有单咽下内声囊,无雄性线。
生态习性
        栖息于海拔 800—1500m 山区的常绿阔叶林和竹林。成蟾营陆栖生活,雄蟾常栖息在溪流附近的草丛、土穴中或石块下,在农田内也可见到。主食鞘翅目昆虫、苔藓和藻类等。
  • 崇安髭蟾
  • 崇安髭蟾
  • 崇安髭蟾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