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蟾蜍
Bufo gargarizans
分布区域:延平、邵武、武夷山、建瓯、顺昌、浦城、光泽、松溪、政和、三元、永安、明溪、清流、宁化、大田、尤溪、将乐、泰宁、建宁、新罗、上杭、连城、武平、长汀、漳平、安溪、永春、德化、福州市区、福清、闽侯、罗源、闽清、宁德市区、福安、福鼎、古田、屏南、寿宁、周宁、柘荣等地。
来源层级: 动物 / 两栖动物 / 无尾目 / 蟾蜍科
形态特征
雄蟾体长 79—106mm,雌蟾体长 98—121mm。吻棱明显,鼓膜显著,耳后腺大呈长圆形。皮肤粗糙,背部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粒,仅头部平滑;腹部满布疣粒,胫部瘰粒大。趾侧缘膜显著,第四趾具半蹼。体色变异颇大,随季节而异,雄性背面墨绿色、灰绿色或褐绿色,雌性背面多呈棕黄色,有的个体体侧有黑褐色纵行条纹,纹上方大疣乳白色;腹面乳黄色与棕色或黑色形成花斑,股基部有一团大棕色斑,体侧无棕红色斑纹。雄性内侧 3 指有黑色刺状婚垫,无声囊。
生态习性
栖息于海拔 120—900m,除冬眠和繁殖期栖息于水中外,多在陆地草丛、山坡石下或土穴等潮湿环境中栖息。其食性较广,以昆虫、蜗牛、蚯蚓及其他小动物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