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腺蛙别名:小山蛙
Glandirana minima
分布区域:莆田市区、仙游、福州市区、福清、闽侯、罗源、连江、永泰等地。
保护等级: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
来源层级: 动物 / 两栖动物 / 无尾目 / 蛙科
形态特征
       雄蛙体长 23—32mm,雌蛙体长 25—32mm。体背面皮肤粗糙,满布纵行长肤棱及小白腺粒,多排列成8 列左右;腹面皮肤光滑,胸侧和股后下方及肛周围有扁平疣状腺体,且密集。指、趾略扁,仅趾腹侧具沟;趾间半蹼或 1/3 蹼。背面黄褐色或深或浅,体背后部及体侧常有少数黑斑,有的在头后至肛上方有一条浅色脊线;四肢具横纹;体腹面浅灰色有深色小点,股、胫腹面有深色小斑。雄性第一指婚垫上细刺密集;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,背侧有雄性线。
生态习性
      栖息于海拔 110—550m 山区或丘陵地区,成蛙多栖于小水坑、沼泽或小溪边的草丛中。主食昆虫等。
  • 小腺蛙
  • 小腺蛙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