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狭口蛙
Kaloula pulchra
分布区域:云霄、诏安、东山、漳浦等地。
来源层级: 动物 / 两栖动物 / 无尾目 / 姬蛙科
形态特征
        雄蛙体长55—77mm,雌蛙体长56—77mm。体形呈三角形;皮肤厚而光滑,背面有小疣粒或圆疣,有一条镶深色边的棕黄色宽带纹,从两眼间开始,绕过眼险,折向体侧延伸至胯部,略呈“八”形,宽带纹内为深棕色的大三角斑,上多有浅色斑点,宽带纹外侧有一条褐色宽纹从眼后斜伸至腹侧,枕部肤沟明显,颞褶清晰,四肢背面密布褐色斑点,腹面皮肤成为皱纹状,其间散有浅色疣粒,咽喉部蓝紫色,胸腹部及四肢腹面有浅紫色云斑;头小,宽大于长,吻短,吻端圆;前肢发达,指端圆而不呈平切状,后肢短而肥壮,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仅达肩后,趾末端方圆或略尖出,趾间仅在基部有蹼;无犁骨齿,舌宽大,后端圆。
生态习性
         栖息于海拔150m 以下的住宅附近或山边的石洞、土穴中,也有隐匿于离地面不高的树洞里的。主要以蚁类为食。
  • 花狭口蛙
  • 花狭口蛙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