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绒野大豆 *
Glycine tomentella
保护等级: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
来源层级: 植物 / 被子植物 / 豆科 / 大豆属
形态特征
     多年生地生缠绕或匍匐草本。茎粗壮,全株通常密被黄褐色的茸毛。叶具 3 小叶;托叶卵状披针形,长 2.5—3.0mm,有脉纹,被黄褐色茸毛;叶柄长 1.5cm;小叶纸质,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 1.5—2.5cm,宽 1.0—1.5cm,先端钝圆形,具短尖头,上面密被黄褐色茸毛,下面毛较稀疏。总状花序长 3—7cm,被黄褐色茸毛。花长约 10mm,宽约 5mm,单生或 2—9 朵簇生于顶端;花萼膜质,钟状,具脉纹,长 4mm,裂片 5 片;花冠淡红色、深红色至紫色,旗瓣大,有脉纹,翼瓣与龙骨瓣较小,具瓣柄。荚果扁平而直,开裂,长 18—22mm,宽 4—5mm,密被黄褐色短柔毛,在种子之间缢缩;种子 1—4 颗,扁圆状方形,长与宽约 2mm,褐黑色,种皮具蜂窝状小孔和颗粒状小瘤凸。花期 7—8 月,果期 9—10 月。
生态习性
    生于沿海及附近岛屿干旱坡地、平地或荒坡草地上。
  • 短绒野大豆 *
  • 短绒野大豆 *
  • 短绒野大豆 *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