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戟天
Morinda officinalis
保护等级: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
来源层级: 植物 / 被子植物 / 茜草科 / 巴戟天属
形态特征
       地生常绿藤本。肉质根肠状缢缩。枝具棱。叶纸质,长圆形、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 6—13cm,宽 3—6cm,顶端急尖或具小短尖,基部圆形或楔形,边全缘;托叶干膜质,易碎落。花序单生或数个伞形排列于枝顶;头状花序具花 4—10 朵;花萼下部与邻近花萼合生,顶部具波状齿;花冠白色,近钟状,长 6—7mm。聚花核果由多花或单花发育而成,熟时红色,扁球形或近球形,直径 5—11mm;种子熟时黑色,略呈三棱形。花期 5—7 月,果期 10—11 月。
生态习性
     生于山地疏林、密林下和灌丛中,常攀于灌木或树干上
  • 巴戟天
  • 巴戟天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