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鹃兰
Cremastra appendiculata (D. Don) Makino
分布区域:省内分布:建宁、泰宁等地。 省外分布: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台湾等地。
保护等级: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
来源层级: 植物 / 被子植物 / 兰科 / 杜鹃兰属
形态特征
      地生植物。假鳞茎卵球形,有关节,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残存鞘。叶常 1 枚,生于假鳞茎顶端,叶狭椭圆形,长 18.0—34.0cm,宽 5.0—8.0cm;叶柄长 7.0—17.0cm。花葶从假鳞茎上部节上发出,近直立,长27.0—70.0cm;总状花序长 10.0—25.0cm,具 5—22 朵花;花苞片卵状披针形,花常偏花序一侧,多少下垂,不完全开放,有香气,狭钟形,淡紫褐色;萼片倒披针形,侧萼片略斜歪;花瓣倒披针形,唇瓣与花瓣近等长,线形,上部 1/4 处 3 裂;侧裂片近线形,中裂片卵形,基部在两枚侧裂片之间具 1 枚肉质突起;蕊柱细长。蒴果近椭圆形,下垂。花期 5—6 月,果期 9—12 月。
生态习性
    生于海拔 500—1800m 的林下湿地或沟边湿地上。
  • 杜鹃兰
  • 杜鹃兰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