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鹤顶兰
Phaius flavus (B1.) Lindl.
分布区域:省内分布:建阳、武夷山、尤溪、上杭、同安、德化、永春、仙游、闽清、闽侯、永泰、晋安等地。
省外分布: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海南、湖南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台湾等地。
来源层级: 植物 / 被子植物 / 兰科 / 鹤顶兰属
形态特征
地生植物。假鳞茎卵状圆锥形,长 5.0—6.0cm,具 2—3 节。叶 4—6 枚,紧密互生于假鳞茎上部,常具黄色斑点,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 17.0cm 以上,宽 5.0—10.0cm,基部鞘状柄套叠成假茎。花葶侧生于假鳞茎基部或节上,低于叶层;总状花序具数朵花;花淡黄色,直径约 6.0cm,干后变靛蓝色;中萼片长圆状倒卵形,侧萼片斜长圆形,与中萼片近等长,稍狭;花瓣长圆状倒披针形,与萼片近等长,较狭;唇瓣前端 3 裂,唇盘具 3—4 条多少隆起的脊突;侧裂片围抱蕊柱;中裂片前端边缘红褐色并具波状皱褶;距白色,蕊柱两面密被长柔毛。花期 4—10 月。
生态习性
生于海拔 300—2100m 的山坡林下、山沟阴湿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