锥囊坛花兰
Acanthephippium striatum Lindl.
分布区域:省内分布:南靖县。 省外分布:广西、云南、广东、台湾等地。
来源层级: 植物 / 被子植物 / 兰科 / 坛花兰属
形态特征
      地生植物。丛生,假鳞茎长卵形,长 6.0—10.0cm,基部较粗,顶生 1—2 枚叶。叶片椭圆形,长20.0—30.0cm,宽达 14.5cm,具 5 条在背面隆起的折扇状脉。总状花序稍弯垂,具 4—6 朵花;花白色带红色脉纹;中萼片椭圆形,侧萼片、中萼片长而宽,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;萼囊向末端延伸而呈距状的狭圆锥形;花瓣近长圆形,藏于萼筒内,与中萼片近等长较狭;唇瓣 3 裂,基部具长约 1.0cm 的爪,以 1 个活动关节连接于蕊柱足末端,唇盘中央具 1 条龙骨状脊;中裂片卵状三角形,边缘稍波状,基部两侧各具 1 个红色斑块;侧裂片镰刀状三角形;蕊柱长约 1.0cm,基部具长 1.0cm 的蕊柱足。花期 4—6 月。
生态习性
     生于海拔 400—1400m 的沟谷边密林下的阴湿处。
  • 锥囊坛花兰
  • 锥囊坛花兰
  • 锥囊坛花兰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