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绵绒兰
Dendrolirium lasiopetalum (Willd.) S. C. Chen & J.J. Wood
分布区域:省内分布:云霄、诏安等地。 省外分布: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来源层级: 植物 / 被子植物 / 兰科 / 绒兰属
形态特征
         附生植物。根状茎横走。假鳞茎彼此相距1.5—5.0cm,纺锤形,长 3.0—7.5cm,粗 1.5—3.5cm,顶端着生 3—5 枚叶。叶椭圆形,长 12.0—30.0cm,宽 1.5—5.0cm。花序 1—2 个,从假鳞茎基部发出,长 10.0—20.0cm,不超出叶面;花黄绿色,花序轴、子房和萼片背面密被白色绵毛;花苞片卵状披针形,中萼片披针形,侧萼片三角状披针形,与蕊柱足合生成萼囊;花瓣线形,唇瓣卵形,基部收缩成爪,3 裂,裂片边缘波浪状,侧裂片半倒卵形,中裂片长圆形、唇盘上具 1 个倒卵状披针形的加厚区,自基部延伸到中裂片上部;蕊柱长 4.0mm。花期 1—4 月。
生态习性
    生于海拔 500—1700m 的林下岩石上或林中树上
  • 白绵绒兰
  • 白绵绒兰
图片及文字内容提供: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