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柱兰
Thelasis pygmaea (Griff.) Bl.
分布区域:省内分布:诏安、平和等地。
省外分布:海南、云南、台湾等地。
来源层级: 植物 / 被子植物 / 兰科 / 矮柱兰属
形态特征
附生植物。假鳞茎聚生,扁球形(上下压扁),顶端通常具 1 枚大叶和 1 枚小叶。大叶狭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 4.0—8.0cm,宽 6.0—13.0mm,先端钝、急尖或不等的 2 裂,稍肉质,基部收狭成短柄并内卷;小叶近长圆形,长 0.7—1.5cm。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,高 10.0—20.0cm,纤细,有 2—3 枚抱茎的鞘;总状花序初期较短,长 1.0—2.0cm,随着花的开放,逐渐延长,可达 5.0—10.0cm 并多少外弯或下弯,生有许多密集的小花;花序轴常较肥厚;花苞片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约 2.0mm,宿存,常稍呈紫色;花黄绿色,平展,不甚张开;中萼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,但背面具龙骨状突起或有时呈狭翅状;花瓣近长圆形或狭长圆形;唇瓣卵状三角形,先端渐尖,边缘内卷;蕊柱短,无蕊柱足;花药狭卵形,直立,长约 0.7mm;蕊喙较长,直立,长达 1.2mm。花期 4—10 月。
生态习性
生于海拔 1100m 以下溪谷旁树干上、山崖树枝上或林中岩石上。